(二)初试篇
先说初试,我的复习时间表是不值得大家参考的,因为实在太短了,大家多吸取一些方法吧。11月之前我大部分时间在准备三笔和三口考试,对翻译提升很大,建议大家都去考一考,报名费也不贵,比起雅思托福算是良心价了。结合之前看过的考上的学姐学长的经验,自己我自己的体会,我认为初试最重要的是收集考试信息,只要这一步做到位了,后面的复习会十分有针对性。初试的重要信息包括(建立在选好了学校和专业的基础上):所报考学校官方信息及MTI专业动态,往年的真题,复习参考书。
1.重要的官方信息渠道有: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官网,厦大考试中心官网,研招网。我关注的MTI专业动态比较少,微博“鬼谷一喵”比较有名,微信上关注了肖秀荣和厦大的几个官方账号,特别推荐“中国日报双语新闻”的微信公众号。
2.厦大自2015年开始就不公布真题了,所以真题只能靠往届考生的回忆分享,这些珍贵的资源都在考研帮和各大论坛上;其它高校的真题也是重要的题库,推荐翻译硕士真题网(几乎囊括所有高校往年真题)。
3.厦大没有官方的复习参考书,但是翻译这门我认为厦大英语系老师编写的汉英翻译教材是必看的:《英汉语言对比》(连淑能),《英汉翻译教程》(杨仕焯),这两本书对我帮助很大,也让我坚定了对厦大翻译研究方向的认可。此外张培基的《英译中国散文选集》是不错的汉译英教程,张爷爷的散文功底实在太好了,以至于我都是看一篇背一篇。然后我也用过三级笔译的教材练笔,主要优点是文本涵盖领域全面。百科我用的复习材料是育明教育的百科材料,是网上下载PDF打印的,厚厚的一本,涵盖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知识概况。我仔细通读了一遍,第二遍自己梳理笔记,然后都没有时间复习第三遍了……我还偷懒地把这些笔记当大作文素材用了……应用文是买的一个学姐分享的应用文各种题材范本,在最后两周的复习时间内浏览了一遍,梳理了一遍各个题材的格式。基础英语这一门我一直用的星火的专八的复习资料,阅读改错专项训练和作文,难度比专八小一些,单选题用的各大高校往年的题库和三级笔译单选题库。政治这门课我只复习了一个月,考得也不好,所以大家时间充足的话早点开始吧。政治复习量还是很大的,如果高中文科政治学得还不错的话,复习压力会小些,主要是看考纲,梳理背诵知识点,然后刷题。我高中学的文科,很多知识点还有印象,所以没有花太多时间去理解知识点,主要是梳理和背诵《疾风劲草》系列的大纲解析和做它的真题库。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这一章还是挺难的,以前没有接触过的话建议买肖秀荣的知识点精解,讲得很详细。最后一周我做了一份肖秀荣的《最后四套卷》,没有时间做八套了……肖大大今年大题都压中了。

关于初试还有一点要提醒一下,一定要提前预报名,这是应届生的福利,可以早点抢占本校考点,本人当时就是太天真,拖到正式报名才报,结果初试就去外校考的,还在考点住了两天……好在有同学接应,考试那两天心态比较稳,但是当时觉得自己做得不怎么样,后悔自己复习开始得太晚了,压根没想过能进复试,安慰自己至少试过了,所以考完后就没怎么想这件事了,一门心思开始准备工作的事……2.15初试成绩出来时,我有些惊讶,分数比预料中高了许多,但也没怎么报希望,毕竟16年复试线是439……而且网上也出了428的大神,觉得自己这个分数注定是路人,但没有出复试线也不甘心就此放弃,复试线公布前一直在收集各种复试信息,关注网上晒分的情况……然而注定我与厦大缘分未尽,3.10号,预计的复试线一直迟迟没有公布,我整个上午几乎每20分钟就刷新一下外文学院的通告,到下午实在等不住了,开始给教学秘书打电话,天意弄人,要么通话中要么没人接,打了十几次终于接通了,当教秘老师告诉我我是初试第四时,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,傻乎乎地道了谢挂了电话愣了几秒。
(三)复试篇
复试时间是3.18~3.19,准备时间很紧,而且刚好赶上专八考试,所以3.14号正式收到复试邮件后,我就开始匆匆准备材料,买机票,定住宿,找小伙伴,18号考完专八当天下午就飞到厦门了。19号上午笔试,下午面试,20号体检,24号上午外文学院官网公布拟录取名单,一些都快得让人措手不及。
说说复试的准备吧。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,由于之前一直在复习专八,所以对笔试还是比较有信心,也没怎么单独花时间,看了一下初试时做的翻译和作文笔记,找了一两篇文章练笔。我主要担心面试环节,据说可以决定整个复试的生死,虽然大概知道要考汉英视译,英汉复述和提问,但对自己的水平还是很没把握,买了陈菁老师的《视译》,林超伦的《英语口译笔记法》,《中式英语之鉴》,由于时间不够,后两本基本没怎么用上,主要用的陈菁老师的《视译》,英译汉例文拿来练复述,汉译英例文拿来练视译,把上面的视译技巧都通读了一遍,平时每天听一两篇BBC 6 minutes English。除了视译,都没怎么复习在点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