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虽然起点低,但不妨碍你触摸梦想
在一战的时候,我就有点犹豫,因为我的起点着实有点低。大学四年的成绩单打印出来居然是满满的两页,上过大学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——补考很多;理工学生的机械制图,如同文科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,这样的课程,从大一考到大四,最后勉强过关;四六级英语年年考,不是差一分就是差五分,总之到毕业都没有达标……so what?青春,不就是用来试错的吗?永远不要在一件事情上看扁自己——有勇气,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!
2、听从自己内心的选择
安静有时最有力量。正如一只装满液体的瓶子,摇晃过后,一旦安放在桌子上就会出现沉淀。人也是如此,经过慌乱后的冷静思考,可以凸现出人性中不为人知的潜藏部分。在考研的选择上,我没有追求名校,而是根据自身实际,客观分析,听从内心的选择。适合自己的,才是最好的;容易成功的,才是最适合的。
考研结束后,不少家长问我:我家孩子非要选名校,但我觉得她根本考不上,怎么劝?怎么劝呢?劝不了啊。家长能做的,只是提醒孩子不要跟风,内心的决定都是自己的事情,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负责。
3、浮于表面的方式不可取

考研,没有踏踏实实地耕耘,不会有意外的收获。在复习考研的过程中,我一开始很盲目,这里听说一个方法,就赶紧“拿来主义”;那里得到一个消息,就心存侥幸。这其实是错误地追逐方向。考研,辅导都是辅助,只有自己用最笨的方法,一页一页的积累,一遍一遍的感悟,书读百遍其义自见。就像修禅一样,某个瞬间,一切障碍都不见了,书本的壁垒全无,所有的知识融汇贯通。要通达这个境界,只有艰苦地修炼,别无他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