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课特点+复习建议
众所周知,前几年专业课是分开命题,语言文字和文学板块是分开出题的,复习范围要小很多,所以前几年考川大的人真是赚大了。从去年开始,就改革成考大综合。就是不管你考哪个专业,都是考大综合。从这点可以看出,考试难度真是越来越大了。
考大综合之后,复习范围广得令人发指,尤其是古代文学跨度很大,上至先秦秦汉,中至魏晋南北朝唐宋,下至元明清,上下五千年,够咱喝一壶的,所以务必趁早开启啃书模式。
至于复习顺序,是因人而异的,但我个人建议大家可以先从汉语部分入手,因为汉语相对来说比较理性客观,考试的时候,这个知识点你知道就是知道,不知道就是不知道,不知道你编也编不出来,不像文学,不知道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阐发,只要有理有据能够自圆其说就会有分。
建议大家先从古代汉语着手,然后搭配古代文学,因为这两科的内容有某种程度上有一定交集,古汉语上面的文选部分选的作品很多古代文学教材上也选了的,所以二者有重合部分。古汉、古文第一遍走完后,就看现代汉语,然后看现当代文学,最后复习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。
01第一遍复习的方法是“通读”
通读的目的在于两点:
一来让自己有一个心理暗示,“反正我把书看过一遍啦”,是个心理安慰,让自己后面分章节重点复习时能够心安理得,心头没那么虚;
二来是树立语言文字大局观,宏观框架的形成可以让自己在真题的钻研过程中精准定位。
02 9月-进入狂背模式
9月份开始,打开你记忆闸门,进入狂背模式,之前总结的内容派上用场啦,直接背诵自己的笔记,总结的资料,因为是自己总结的,自己背起来也很顺手。
当然,背诵也是有技巧的,不需要你逐字逐句地背,记一些关键词、关键句,先看几遍,熟悉后尝试用自己的话去阐述,力争达到80%的吻合率。
03 10月-重心也是背诵
10月份的重心也是背诵,因为9月份最多把全部内容记忆2遍,不一定很靠牢,记了又忘是很正常的现象,此时你会遇到翻开书是“马冬梅”,合上书又是“马什么梅”、“马冬什么”、“什么冬梅”的处境,此时你需要淡定,需要告诉自己不要放弃,其他考生也有同样的困惑,考研路漫漫,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。

04 11月-仔细研究真题
11月到了,真题正式成为主角,把2009-2019年10年真题仔细研究,把各种题型分门别类,然后对应对古代、现当代的各个章节上,真题务必认真作答,务必了然于心,务必倒背如流,因为川大每年的真题重复率是相当高的。
因为题库里面的题,是由几位核心硕导出的题合并在一起的,老师不可能每年都来出题,都是从题库里面随机抽取。所以说白了抽来抽去固定就是那些题,如果你用心,把近二十年的真题都给背到了,915这科上100分也不是难事了。
但是考研复习目的不完全是为了应试哈,也在于形成系统自己的文学史观,这会为你硕士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,所以此法不推荐,还是得扎扎实实,一步一个脚印。11月目标背诵2到3遍。
05 12月-查漏补缺,重点突破
12月进入寒冬腊月,复习也随之进入最残酷的时候,务必坚持,最黑暗之时即是离曙光最近之时。继续背诵真题和笔记资料,查漏补缺,重点突破。经过11月深入研钻历年真题后,你会对川大老师的出题偏好有一定感知,规律性若隐若现,这时必务结合真题回归课本回归资料,集中精力搞定真题某个知识点所涉及的相关知识面。12月冲刺,3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