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重视专业知识框架的构建。尤其是现当代文学这一科目,作家、作品、流派、思潮表面上看起来各自独立,我们必须按照他们之间的联系进行梳理,穿成一条线,织成一张网,这样有助于我们应对考场上灵活多变的题型。比如我们应该着重作家之间横向、纵向对比分析,文学史偏爱梳理不同作家创作风格对比、同一文脉的创作传承赓续、同一作家创作分期等等的题目,这就需要我们对于知识的架构比较牢固且清晰。
2. 注意答题的灵活性,学会将已掌握的知识转化成最适合题目的面貌。文学类题目以灵活多变见长。沈阳师范大学考试大纲中对于命题的原则做出了明确要求,突出强调灵活性。在备考过程中,我们掌握的知识及答案不能死板,要能够灵活变通。根据题目的变化,我们可以将脑子里成熟的答案进行截取、增删。

3. 注意知识掌握的牢固性及准确性。在现当代文学及文学理论中都存在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,在备考过程中要提高警惕,着重对比记忆,如:文学典型与文学象征、文学典型的特点与文学象征的特征……对于大题的得分点记忆要做到牢固,大题一般都有明确的采分点,
4. 注重与学姐、研友的信息交流,避免做无用功。各个院校考察的知识都略有侧重,通过搜集真题资料以及内部消息,可以做到精准备考。相关信息的沟通交流,是提高备考效率必不可少的前提。招生简章、考试大纲等重要信息发布之后,应尽早关注其中信息,仔细研究是否发生变动,衡量自身当前备考的进度及方向是否需要调整,这一点至关重要。
5. 劳逸结合。备考战线不宜拉得过长,尽量前紧后松,不要拖延,否则会导致考前发现时间已经不够用的情况。备考过程中也要注意放松身心,学累了可以看看小说,休闲的同时还能为备考积累知识。